留学德国:全面准备指南
2024-11-15
更新时间:2024-06-20 14:31:52作者:小编
经济学在中国成为热门学科,有两个基本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学运用到中国环境中的基本国策,使得中国经济能够发展到今天。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非常强大。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社会、人,但同时又具有科学的冷静。这种方法一旦抽象出来,除了经济问题,还可以用来分析其他问题,那么它的力量就超越了经济问题本身。
在讲什么是经济学原理的时候,我想讲三个东西:两个出发点,一个终点,以及三个相关的基本原理。
1. 两个起点
出发点是假设。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很简单,通常有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这个假设没有争议。但对资源稀缺性的理解其实非常丰富。只有资源稀缺时才会有价格,价格为正;资源不稀缺时,价格等于零。所以价格是稀缺性的衡量标准。而正是因为资源稀缺,我们才能推导出边际收益递减。如果所有资源都能按比例增加,就不会有边际收益递减。当有一种资源不能按比例增加时,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我们倾向于想到看得见的资源,比如土地和水。但经济学原理的第一课会提到,一个重要的稀缺资源是时间。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无法复制或很难复制的资源是企业家精神,它也非常稀缺。有些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因为它们包含稀缺资源。
第二个假设是个体理性。这个假设不是指群体理性,因为即使个体是理性的,群体也未必是理性的。个体理性在经济学家中基本没有争议,但在经济学家之外却有很大争议。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经济学家对个体理性的定义存在误解。我们讲个体理性,并不是说个体总是做出正确的决定,也不是说个体总能做出神奇的预测而不犯错误。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一致的: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在他所掌握的信息范围、所掌控的资源范围内,力求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很大程度上,人们说经济学家的个体理性假设是错误的,是因为一种误解。
当然,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个体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做出“理性”的选择。经济学家们充分意识到了这种情况。事实上,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这两个经济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分支学科,就是根据心理学家的发现,研究一些系统性地偏离经济学家理性假设的经济或金融行为。丹尼尔·卡尼曼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不仅仅是随机决策,也有一定的规律。
经济学从这两个假设开始:一个假设资源是稀缺的,另一个假设个人是理性的,然后研究社会如何管理稀缺资源。一类问题是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另一类问题是人们的决策如何相互影响。这种非常简单的假设的巨大优势在于,当你添加另一个假设时,你可以立即看到你的结论取决于这个假设。假设越少,结论就越普遍、越牢固。
2. 住宿的地方
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就是效率。这里的效率简单来说就是不浪费,或者把蛋糕做大。效率并不是人类唯一的价值。比如对应的一个价值叫公平或者正义,就是蛋糕怎么分配。这两个价值都很重要。但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我们对效率重要性的认识往往非常不足。
效率为什么重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公平问题通常很明显,但效率问题通常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我们在讲《经济学原理》第一课的时候,举了小偷偷东西的例子。大家都觉得偷东西不好。为什么不好呢?因为偷东西是不劳而获,是不道德的。偷东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财富毫无理由地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经济学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经济学认为,除了道德、公平问题,还有一个效率问题。普通人看这个问题,无非是原来我有2个,你有3个,现在变成了你有5个,我只有0个。经济学家推理说,我们要多想一步。因为我知道你是来偷东西的,我要买锁,雇保镖,这些都占用资源,蛋糕无形中变小了。这就是效率问题。
同样,腐败也是坏事。我们看到的是财产的转移,从公共财产变成私人财产,这是不对的。但是不容易看到的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寻租”。你不反腐败,就会有人收受贿赂。但是一般人不会主动给你钱,所以你要设一个很高的门槛,制定很多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收受贿赂,才能通过这些门槛。这就叫“寻租”。结果,企业的成本无形中增加了,这是效率的损失。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一点。如果腐败只是指财富的转移,如果蛋糕的大小没有变化,那只是公平和道德的问题。但是如果导致“寻租”现象,成本就很高。如果设了一个很高的门槛,企业家不收受贿赂,一个好项目就上不去,损失就很大。 因此,反腐败不仅仅是一个公平、正义和道德的问题,更是一个效率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平的问题通常比较明显,而效率问题则不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效率视角会带来经济学家在分析中看不到的结果。
效率问题之所以重要的第二个原因是,效率问题和公平问题相关。公平问题通常是零和博弈,但效率问题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从效率的角度看,很多改革是可以推进的,因为效率提高了,蛋糕就做大了,赢家可能补偿输家,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如果只看作公平问题,改革就没有双赢的方案,因为你多,别人就少。我们有一句话,我们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有道理的,这是经济学家的思维。提高效率的时候,中间多出一块,把这一块再分一下,就有双赢的方案了。
为什么经济学家有这种思维,而其他人没有呢?因为经济问题和商业问题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后者往往是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而经济问题和商业问题往往是正和博弈,因为效率可以提高,所以大家都能赢。以效率为基础的经济学思维模式,强调的是基于效率提高的双赢的可能性。当然,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但只要你想办法,就有可能。
双赢一定是效率的提高,但反之则不一定。换言之,效率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双赢。即便如此,这也为社会改革拓展了巨大的空间。而这种思路,只有以效率为出发点才有可能。
效率重要的第三个原因是,在所有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看重效率,也只有经济学看重效率。如果我们经济学家不谈效率,社会上就很少有人会考虑效率了。正是这种稀缺性,才是经济学家讨论效率问题的价值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当经济学的视角和原理运用到其他社会科学,比如研究犯罪、家庭时,分析可能会被批评为过于简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逻辑确实是其他学科的思维没有考虑到的。其他社会科学学者不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学科的侧重点不同。经济学家注重效率,而效率往往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因而是稀缺的。所以,经济学的分析力非常宝贵。稀缺导致价值。
3. 三大经济原则
经济学原理有很多,今天我讲三条原理,它们既是基本的,又是有针对性的,与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和未来直接相关。
第一个经济学原理是,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它的内容极其丰富。激励通常被称为动机。当然,这只是激励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向激励。还有负向激励,也就是惩罚,人们会试图避免这种惩罚。
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的渠道至少有三个。第一,人们对价格做出反应:价格上涨时,人们愿意卖出更多的东西;价格下跌时,人们愿意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通常的供给曲线随价格上涨而上升,通常的需求曲线随价格上涨而下降。基于对价格的激励反应,就有了供给曲线的分析框架。第二,人们对竞争做出反应。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说,垄断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活舒适。竞争给人带来压力,在有竞争和没有竞争的环境中,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竞争带来的激励。市场经济的一大好处就是竞争。竞争改变人们的激励,没有竞争,人们就没有激励去做事。第三,除了价格因素和竞争因素,人们对产权、契约、制度规则做出反应。这是制度经济学经常强调的非价格因素,在中国经济改革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动机问题,这说明经济学和其他学科,比如工科,有很大的不同。在清华经管学院,我们还为工科、理科和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提供经济学的第二学位。比如环境学院的学生在学经济学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节能减排等工程技术问题。学了经济学之后,他知道环境保护还涉及人的动机问题,包括价格、产权等。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我在《经济学原理》的第一堂课上总喜欢讲一个笑话。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毕业多年的校友。她已经不记得我上《经济学原理》课的多少内容了,但是却对这个笑话印象深刻。笑话是这样的:你想去南非抓大象。你找三个人,一个是学数学的,一个是学计算机的,一个是学经济学的。学数学的那个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证明南非至少有一头大象。当然,如果南非没有大象,干嘛去抓呢?这就是数学的严谨性。学计算机工程的那个学生很踏实,立马去了南非。他编了一个非常好的程序,从好望角出发,向北走50米停下,画一个半径为50米的半圆,把里面的四足动物都抓过来,和他电脑里的大象图片对比,如果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就叫大象。 如果没有,那就继续。这就是工程的实用性。轮到经济学家了。他怎么抓大象?经济学家说,我既不去证明大象的存在,也不去南非,因为我相信只要我把价格定得足够高,大象就会来。我觉得这个学生记住了这个笑话是件好事,因为她至少明白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人对激励作出反应”。当然,这不是在说人,而是在说大象,所以这是一个笑话。比如,你思考环保问题,除了技术问题,你还要思考价格在其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我们再举几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对激励的反应。汽车安全带能减少交通事故吗?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汽车安全带肯定能减少伤亡。但不一定。因为司机系了安全带会感到安全,所以他们会有动力更随意地开车,这可能会增加事故。但这种行为对伤亡的影响就更复杂了,因为系了安全带的人伤亡会减少,但如果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了,车上不系安全带的人和路上行人的伤亡可能会增加。经济学家确实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最后发现,事故没有减少,车上的人(如果大家都系安全带)的伤亡减少了,但路上行人的伤亡增加了。同样,人们还发现,越是坚固的汽车,在路口闯红灯被发现的几率就越大。这也是人们对激励的反应。我们来看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恰恰就是金融创新中增加了很多保险工具。这个看上去很好,增加保险工具应该会降低金融风险。但是就像汽车安全带一样,它让人们更加有冒险精神,因为人们认为反正他们也买了保险产品。这些例子有些绕,但现实中,经济学分析可以走很多弯路。但原理是一样的,就是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高考也是一样,如果把高考从考多科改为只考两科,你会发现学生把精力全部放在这两科上,对其他科目就不管了。这也是人对激励做出反应。
第二条经济学原理:市场通常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现在我们都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该起决定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不这么认为。第一个把这个原理说清楚的人是哈耶克(1899-1992)。哈耶克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因为计划和市场是20世纪争论的话题。
在计划与市场之争中,很难从理论上证明市场比计划更有效率。市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计划就不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呢?按比例进行计划,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如果市场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进行决策,怎么会更有效率呢?其实,越是知识渊博、越相信科学的人,就越有相信计划经济的潜在意识。20世纪上半叶,包括西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相信过计划经济。
如何证明市场比计划更有效率?在西方,这个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有过非常激烈的学术争论,其中一方就是奥地利人哈耶克。1945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选为2011年《美国经济评论》创刊一百年来发表的20篇最具影响力的文章之一。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这篇文章讨论的问题是,一个经济体中,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最有效率的。哈耶克的洞见是,这取决于分散的知识和分散信息的有效利用,而不是专家信息和专家知识的利用。这是他的重要贡献。当我们想到知识、想到信息时,往往是专家的专业知识。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永远也证明不了市场经济更有效率,而只能证明计划经济更有效率。 但哈耶克的洞见是,在经济活动中,分散的知识、分散的信息,可以通过分散的决策、自由的选择和一个公共信号,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这个公共信号就是价格。没有价格信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决策,就不可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每个个人都是根据当时的局部信息——这些信息是分散的,决策也是分散的——来观察市场价格进行决策。市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这种想法对于那些知识比较丰富、想要用科学方法改变社会的人来说比较难理解,因为他们更容易陷入社会工程学的思路。社会工程学的动机是好的,但如果忽视了对分散知识和分散信息的有效利用,就很容易陷入计划经济的思路。市场通常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对分散知识和分散信息的利用效率高。
第三条经济学原理: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终极力量。这就引出了第二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熊彼特与哈耶克不同,他研究的是长周期经济和经济史。所以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当前的供需平衡,甚至不是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熊彼特关心的是创新、创造性破坏和企业家精神。熊彼特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因为创新是21世纪世界各国都追求的。
创新有很多含义,狭义的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中间一层的含义包括改变产品、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也就是改变生产函数,广义的包括制度、规则的变化。创新体现在经济增长模式上,就是在同样的投入(即资本、资源、劳动力等)下,也能带来产出的增加,经济学家把这个额外的部分叫做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这种效率的提高是动态效率,不是静态效率。静态效率就是在给定的生产函数和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从长期来看,生产函数可以变,生产方式可以变,产品可以变,制度规则也可以变。从长期来看,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终极、唯一力量。
我想经济学家们对于这三条经济原理没有太大的争议:第一,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第二,市场通常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第三,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动力。
总结一下,我把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概括为两个出发点,关键词是“稀缺性”和“理性”;一个立足点,关键词是“效率”;三个基本原则,关键词是“激励”、“市场”、“创新”。这六个关键词就是我理解的经济学原理的核心。
(来源: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科研网。本文摘自中信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的新书《大学的改革》;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钱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