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欧米教育!

李昭颖 关爱生命,“救援”在你身边——2024心肺复苏周科普圆桌会议成果丰硕李李李由的照片

更新时间:2024-07-18 17:10:56作者:小编

胸痛中心心肺复苏培训基地的开工,标志着全国心肺复苏科普培训迈上新台阶。关爱生命,“救人”就在你身边。多一个懂急救的人,就多一份生命保障。手握生命接力赛第一棒,我们继续奔跑!

2024年6月1日,关爱生命,“救援”在你身边——2024心肺复苏周科普圆桌会议于儿童节成功举办。选择6月1日,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播撒希望,从小开启生命教育。

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不足1%,主要原因是院外心脏骤停发生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较低。另外,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也不足1%。因此,心肺复苏技术已成为院外心脏骤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整个生命链的重要节点。基于此,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春杰教授、李兆英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魏庆民教授、武汉市亚心总医院张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尤斌权教授就四个重要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建议、新思考。

关爱生命从小开始

热爱生命,拯救在你身边

李春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一年一度的心肺复苏周又到了,经过不断努力,心肺复苏周活动的影响力已初显成效。儿童节当天,我们很多同事也通过网络观看了直播。虽然我们都是成年人,但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因此,心肺复苏教育也应该从孩子做起。

近期我们走访了欧美、新加坡、中东等多个国家,包括医院、社会团体,发现我国在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方面的科普和应用方面与国际上还有较大差距。近十几年来,很多专家推动建设比较完善的胸痛中心救治体系。现在,胸痛中心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向社会推广。心肺复苏、突发死亡公共紧急急救、高级生命支持都是生命救治链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科普圆桌会议:探讨心肺复苏术的新未来

-人人都会做心肺复苏,建立“兴”动基础

魏庆民教授:人人都要学会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之内第一目击者抢救至关重要,如果目击者不会抢救,效果就是零。所以普及心肺复苏的任务还很艰巨,我国目前相关队伍还比较短缺。医院里有医护人员擅长心肺复苏,但80%的心肺复苏发生在医院外,医院外不一定有医生,所以普及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高铁站、高速公路、机场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心肺复苏成功案例被报道出来。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急救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体现了民众对急救知识的重视和运用。

我们团队在河北创立了“珍爱生命”品牌,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特色,也吸引了很多人自愿参与。心肺复苏培训非常有意义,我们称之为“心肺复苏梦之队”,吸引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加入。我们医院是红十字会培训基地,通过培训可以获得证书,非常有价值,也很有意义。但即使没有证书,只要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也可以进行急救。现在,我们有近20名培训教员,培训了上千人。我们经常带着人体模型到各个单位进行培训,受到广泛欢迎。当然,科普工作不仅限于知识普及,我们的培训基地也要动员起来,形成一个“兴”动基地。未来,我们还会去更多的地方。

-建立系统的院外心肺复苏治疗单元

张勇教授:我们今天讲的CPR单元,不是指医院里的CPR单元,而是指在急救现场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学校,设立CPR救治单元。首先CPR单元是指一个有多个人的小团队,都懂得CPR技术。因为CPR比较消耗体力,长时间持续下去会导致质量下降。武汉的救护车平均十分钟才能到现场,一个人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时,一个人可能不够,需要多人轮流进行。这一点在培训的时候也要强调。

李李李由的照片_李昭颖博士_李昭颖

其次,关于抢救设备设施的问题。建议每个学校、机构都重视这件事情,有AED和复苏气囊两个设备。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通气。按压技术通常不是问题,但通气的难点在于执行,当发生在医院外时,单靠家属可能不够,即使培训了人工通气,效果可能也不好。解决办法是在心肺复苏单元配置呼吸袋,这个东西便宜又容易获得。培训成员使用,按压时配合气囊通气,提高执行率和效果。最后,建立协作机制。我们需要培训团队,比如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大家应该如何配合?比如谁负责打120,谁负责按压,谁负责用药,谁负责指挥救护车。 这样就能尽快将医护人员送至急救点,为救治赢得时间。

因此,普及心肺复苏技术十分必要,但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建议设立心肺复苏实训室,用于培训和复习,这样平时可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记录数据、评估效果。

- 在校园内实施心肺复苏技术

游斌权教授:CPR培训量巨大,目标人群多。公益类培训参与人数众多,但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完善CPR单位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培训效果与普及率的结合。建议将CPR技术作为考核项目引入学校,初中生有掌握该技术的潜力,考核也是可行的。另外,在幼儿园、小学进行培训,可以通过孩子影响家庭。国外的经验表明,从小灌输CPR理念也很重要。当然,有效的考核和技术普及可能还是需要到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以后。

总体而言,学校评估虽然激进,但已在多个国家实施。我国若想实现高质量普及,进入学校是必然途径。此外,制定学校培训教材、考核要点也十分关键。总之,要达成目标,需要教育机构、医学界、社会福利界人士共同推动。让科技更好地向全社会推广,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打造我国规范化的心肺复苏科普培训队伍

李春杰教授:总体来说,我国在心肺复苏这一生命链上相对比较落后。在西雅图我们看到了全球心肺复苏联盟的培训,不仅强调技术深度,更注重细节流程和相互配合。猝死抢救是与时间赛跑,通过规范化培训来节省时间,对患者的生命和预后至关重要。

新加坡的学校培训从幼儿开始,他们放映了一段视频,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与一个可以进行心肺复苏训练的小型人体模型玩具互动,这种启蒙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当然,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AED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需要维护等。相信通过全球学习,将国际先进经验引入国内,一定能成功打造完整的CPR科普培训队伍,形成我国的样板和标准化体系。希望我们共同培育孩子们的善良美德,学会自救互救、自救互助,带动社会进步。

总结

从胸痛中心到复苏中心,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国家和社会心肺复苏领域的科普、急救和高级生命支持,助力构建完整高效的救治支持链。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实战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

此外,我们还注重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救治理念和技术手段。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不断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为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救治水平贡献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带领全国心肺复苏救治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