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全面准备指南
2024-11-15
更新时间:2024-10-27 11:59:03作者:欧米教育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德国留学艺术生生活纪事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也许是在小学后受到自己爱看漫画的影响,第一次开始对绘画艺术有了概念和兴趣,自己开始也“热衷于”用白纸和彩纸进行“创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繁忙和有待处理的复杂化事情,让我逐渐淡了最初对绘画艺术的“狂热的爱”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同朋友参观了一次较为高级的画展,那时我那颗为绘画狂热过的心又开始有力地跳动了起来。在展会上我看到了非常多引人驻足观看画作,面对一些非常合我胃口的画,我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移不开脚步,那一刻,“任性”的我想要重拾梦想,读绘画美术专业。也许是对它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我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规划。由于有点基础我就报了一个课外的绘画速成班,这也使得后面转专业到纯美术专业的路较为顺畅。本科临近毕业,为了能够让自己这种梦想延续下去,我尽力说服爸妈,搜索了大量的资料,商量之后最终由我敲定,到德国继续深造,选择德国的原因是一方面德国严谨的态度令人放心,另一方面德国不需要学费,物价水平比其他国家来说会低一些。
02# 日常生活
当机长提醒我们进入德国上空,我看见飞机钻下云层,我向下俯瞰,德国就好像座落在一片大森林中,犹如一幅飘洒泼墨的中国画,令人心驰神往。下了飞机,汽车在雨后的林荫大道上行驶,那清新优美的环境使人神清气爽,旅途的疲惫顿然而消。怀着对这个国家的向往使得来到德国的我心情无比的激动。由于住的地方相对比较热闹,我养成了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习惯。漫步在大街上的我时常会看见很多人当街即兴进行演奏,音乐的美妙衬得德国傍晚尤为神秘与美丽。
这也让我明白了德国艺术家的灵感或许都来自于生活,同时也与德国在我脑海里的印象起了一点小冲突,为什么过去认为德国只有古板严肃呢?它的浪漫明明可以媲美法国巴黎啊,也是这时才想起来德国有非常多举世著名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也许是自己来德国之前做过一些的了解,我来到德国后并没有水土不服,相反,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也让在国内不怎么出门的我成了德国众多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常客。
向下滑动查看
多次对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参观,让我眼界大开,我不禁开始思考,是什么影响了这些画家的创作。大部分人其实认为,德国并没有非常出众的画家,也许是德国人严肃认真态度的过于深入人心,造成了大家觉得德国的画也充满着“肃穆”。但其实,如果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就会知道其实德国举世瞩目的画家特别多,风格也各个不同。就如Caspar David Friedrich,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画家,还有Gerhard Richter,德国当代最火的新表现主义画家。
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当然除了德国本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我还去了奥地利和维也纳,从那获得的又是另一种感受,说不清道不明。过去了许久,也许是多次对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参观,我的灵感就像泉水般喷涌行而来。每周隔三差五的艺术参观之旅都是让我重新对绘画艺术进行认识和了解的必要行程。在德国生活最离不开的就是面包,香肠和啤酒,这三种食物在我心里是德国的国民食物,是他们的Schatz。香肠的地位在他们心中是不可估量的,也可以这么说,德国人的一天是由香肠开启的。你可以看到,大街小巷上处处都有香肠的踪影,各个地区又有不同类的香肠。
令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柏林咖喱香肠,散发着浓郁香味的咖喱粉,酸酸甜甜的番茄酱和“原生”的香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挑逗着我的味蕾。德国人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咖喱香肠博物馆,当然不仅仅只有咖喱香肠享受这份宠爱,也有其他种类的香肠有自己的博物馆。接下来在德生活中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就是面包。德国的面包类型多样,如果你进入了德国的面包房你会发现自己像是来到了一个新世界,面包种类多到你怀疑自己之前吃的面包是不是同一种。德国的面包由于是粗粮制成,所以相对于中国的面包来说会有点硬,但口感还是不错的。面包房里的面包,也会非常多的其他搭配,热面包和冷面包皆有,里面可能还会加一些生菜,培根之类的。德国的啤酒世界闻名,德国的啤酒节每年都有,就拿每年十月慕尼黑举办的Octoberfest,几乎全世界的人都会来这里喝口啤酒,当地的人也好,旅客也好。当时听到慕尼黑啤酒节要开始的消息的时候,我迅速赶往了慕尼黑。那是我第一次在德国看到如此盛大的,人山人海的场面。人多,酒味也深入人心。来到这里没多久就到处可闻到浓郁的酒味,即使还没喝,我都有一些醉了。我酒量不好,当然也就没有尝试。
在这里我看见了德国人不一样的一面,谁能想到平日里严肃庄重,沉稳,办事有条不紊的德国人,在啤酒节中异常的活泼。他们时而坐着谈笑风生,时而站到椅子上高歌,到了晚上还会有音乐表演,到处都是欢呼声。在德国待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发现发现德国人做事非常讲究“规矩” 和极具有仪式感。德国人不太喜欢把工作和学习带入到自己的休息时间中,所以在节假日和周末,他可能就处于“失联”的状态。同时,如果在节假日的时候,你可能也会到与国内相反的场景,德国几乎所有的商铺都关门。就因为这样,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毫无经验且无囤货的我显得有些慌乱且不知所措,还好,当时的房东奶奶给了我些食物,让我不至于饿着肚子。此后,如此在国内不怎么喜欢囤货的我,在德国养成了囤货的习惯,每周必到超市进行一次“大扫荡”。
德国的超市我经常去的时ALDI,物美价廉。一般来说食品区的食品都相对来说合理,日常的食材我也会去那里购入,洗化用品我去的一般是DM和Rossman,相对来说比较便宜。我去逛超市一般会需要小推车,因为一次性买的东西太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先向一个小槽里塞进一欧元或者50 Cent的硬币,把一条和别的车子相连的链子拉出,这样才可以用小推车,买完东西后,再把链子接回去,则可以拿回硬币。
在德国超市购买的瓶装饮料都是包含押金的,食用完毕要到超市入口处的回收机上推掉,才能要回押金。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离家太远,我总是想起我的父母,我便会时隔个两三天和他们进行煲电话粥。经常和他们聊我在德国的一些小日常,听到我这个在家里基本是宅女的人经常会出门逛美术馆和博物馆,他们感到十分的欣慰。记得大年三十前几天,因为之前实在是太多事情要我处理,让我忘记了买回国的机票,等到想亡羊补牢时,才发现为时已晚。那时,我只能打个电话回家跟父母报备一下,也许是以往都是一家人一起过的,爸妈都显得有些失落,但也没多说,让我在德国这边好好地,如果可以跟其他在这边的中国学生一起过年。但事与愿违,与我熟识的朋友早早买了飞机票,准备回国了。她与我是一起住的,当她拖着行李箱出门,我们道别后,门关上的那一瞬间,我的眼泪不受控制的留了下来。冷清的房屋里,只有我一个人,但我的低落的心情也没有维持太久。隔天我想着就算一个人过年也要有仪式感,就去了亚超买了些可用的食材,自己准备一顿年夜饭。等到做完之后,我便开了视频通话,同我的父母云过年。似乎第一个自己与父母分隔两地过的年也还不错。上面提到的亚超也是我常会去的地方,我的胃早就在国内被我妈养的有些“娇气”,所以天天吃面包香肠,我有些吃不消。所以每周一次的囤货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辗转各大超市,当然我也会去集市。在德国的集市上,我既可以买到各式不同于中国的蔬菜水果,又能获取绘画的灵感。
来到德国才知道蔬菜和水果的世界丰富多彩,知道了土豆不止只有一种颜色,知道德国的梨和我们的梨长的完全不一样,稍微有些长。
生活上刚开始比较疑惑的点是,德国人不用空调,这也就导致了我夏天时中暑变得频繁。之后我便只能买一个风扇,但风力不太能满足我自身的要求,所以在德国的夏天还是非常地难受。之后才了解到他们为了环保才不用空调的,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他们并不觉得热。在德国的时候,刚开始的发生的事情都挺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些可能已经不大记得了,但是我知道那些经历都对我来说不可或缺,也组成了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欧洲基本上每个国家都会过圣诞节,德国当然也不例外。德国人在那一天会举办非常华丽的圣诞集市。圣诞集市上会有各种极具吸引人眼球的各式各样的商品。
在圣诞集市上,美味诱人的姜饼、香气扑鼻的Glühwein、串串引人垂涎三尺的烤肠热狗和别具特色的手工艺品都是其的标准配置。在德国的那些时光里,我去过不少的圣诞集市,从中感受到同一种节日,同样的的庆祝方式却有不同的地区文化融入在里面。德累斯顿圣诞集市的高潮部分在于圣诞果脯蛋糕庆典,巨型蛋糕从茨温格宫出发,经过森怕歌剧院,宫廷教堂和圣母教堂,最后到达圣诞集市,随后被切成小块售出。由于里面有很多黄油和果脯,外面有一层厚厚的糖霜,我害怕甜度过高,先试着尝了一口,结果发现它的比例调到刚好,甜而不腻,对我来说也是个新世界。纽伦堡圣诞集市对我来说“精髓”在于这里聚集多样德国美食。我的朋友说,即便是是花一天时间走纽伦堡圣诞集市,也没办法享受到所有的美食。或许德国人是对圣诞集市的热衷,我们有次的学习任务就是绘出你所看到的圣诞集市的样子。因为自己记忆里最深的就是果脯蛋糕,我就画了一个巨大果脯蛋糕。当然我画的不只有蛋糕,我还在上面点缀了一些其他的元素。例如圣诞树,姜饼人,散发着热气的热红酒等。因为与国内的体验感不同,对我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挑战。但这些却也是对我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03# 出国前的二三事
转专业之后才发现美术生真的很忙,一天到晚都要为画稿而奔波,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未来的事情,直到快临近毕业了,我才慢慢地意识到我应该要做规划了。因为比别人晚起步,间接造成了后面我的心态几近“崩溃”的局面。一方面由于临近毕业,我得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另一方面如果要申请在德国读研的话需要完成的任务比较多。德国那边不仅要求上交作品集,还必须符合他们的语言要求,德国的学校一般都会有德语和英语水平的相关要求。由于我申请的学校要求我的德语要在B1水平,所以我还要额外在外面上课。再加上还要打印一些APS要审核的材料,我不得不来来回回地奔波,这让当时的我焦头烂额,心力交瘁。而后我在处理完这些之后,我又开始忙签证相关的事情,由于对步骤的不熟悉,不知道办理签证最好提前一个月就预约,导致后面的事情的效率降低了许多。因为签证所需要的东西也非常的多,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不同的目的地,这让我深感疲惫。所有的事情基本都处理妥当,我心中的大石头也就此落下。那段时间内,我每每遇到瓶颈的时候,几乎感觉那瞬间我要窒息了,生怕自己哪一个部分会出错,会影响到后续的进程。尤其是处理自己的签证的时候,不够熟练的我几乎是“胆战心惊”地完成每一个“任务“。那个时候,可能对我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欣赏画作,由于基本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间也非常紧迫。我都是在空闲的时间里,线上欣赏那些美丽的画作,这样偶尔还能获得一点灵感。在之后,这些经历在我脑海里进行倒带时,我感觉那段时间里的主人公似乎并不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它是一个梦,非常的恍惚。这段经历其实真的对我来说无比珍贵,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处理事情,提高了处理事情的效率,还让我获得了大量生活经验。即使有些时候难以承受,感到疲惫,但最终结局都是好的。后面偶尔想起时,我还会将当时的一些环境和心境画下来。接近最后的假期末尾,趁着还未出国,我又在全国到处旅游,找些灵感,顺便想把这些风景通过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怕出门在外思念家乡的时候之时没有可以替代之物。偶尔运气好可以碰到一些画展,我就去参观,将这些东西尽可能记住,或许有用呢。
04# 在德国读硕士期间其他感受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因为在德国你所需要的能力可能与在国内的完全不一样。初始之际,我很难掌控到老师需要我的作品表达些什么,能够对他们胃口的画作是怎么样,甚至于自己的表达习惯,思维习惯与德国人之间的差异,都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对我来说那段时间的学习成为了我面对的最大困难。在这件事情上苦恼了许久,沉闷不已,而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最终我选择了看展览,也许是看多了画展,在某一点上跟德国的画作产生了一些共鸣,我初到德国不适应的焦躁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
欣赏过那么多的画作之后,似乎对德国人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差别之处有了一点模糊的认知。但可能由于文化差异,总是差了点什么,所以我有大量地“恶补”德国相关的知识,留德那几年,我好似读完了比前面十几年加起来还要多的书。不得不说,其实有些书我买来单纯只是因为实体书外观的美观精致。德国每年也会对书的外观进行评奖。以下展示的书是我比较喜欢的画风,两本书的内容是偏于叙述性的。而且相对来说文字比较简单,我看得懂。我在看的同时,也会照着其画几张。虽然我喜欢这种风格的画,但是我在国内学的是另一种风格,所以导致刚上手的时候,真的是惨不忍睹。慢慢熟悉后,画的画渐渐成了形,看着它们,我还是很满意的。
之后偶然有一天知道了,季羡林老先生也曾在德国留过学,并且根据自身经历完成了一本著作——《留德十年》,我开始仔细研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初次来到德国时的那些模样,感受到了同样的思乡之情。
“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也许就如这句话所说的,在欧洲的十年是他人生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十年里,他幸福过,苦恼过,追求过,绝望过,动摇过,但最后都坚持了下来。季羡林老先生的经历既有会引起我情感上的部分共鸣,又有无法切实感受的。他留学是所处的年代并不是像现在安宁和平。正处于战争年代让非常多的事情变得尤为艰苦与困难。每每读到这里,想想当时的情景,我的眼泪就不禁落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坚持读书,不论是德国本土的也好,外国人对德国的感受也好,我都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但还是因为本身就不是德国人,也不是出生在德国,只是短短几个月从书面上获取知识,所以还是不够的。而只有“实践出真知”,所以我从书本转移到了现实生活。有了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我现实中和德国人相处已经不会像初到德国时那般害怕胆怯和尴尬了。和房东奶奶的相处也很融洽。犹记得,刚开始碰面,我感到紧张,因为来之前当时读过一个真实的事情:一个房东听到租房的人是中国人,就拒绝出租并开始骂人。所以一开始到德国开始找房子的时候我担心这种情况发生,但接触下来发现,大部分德国人还是友好的。就我接触过的几个房东来说,他们的态度都非常的nice,就算自己偶尔出现了小错误,他们也会耐心的纠正我。就比如说在德国垃圾分类,比国内的垃圾分类复杂的多,如果垃圾桶上有标识图片的,那我觉得相对容易,但遇到那种只注有德语文字简单说明的,我就会陷入一个纠结漩涡。错放垃圾是要交一笔数额不小的罚金的。那段时间里,出于对我的照顾,房东奶奶非常耐心认真地教我分类,这让我没被罚过款,我心底里充满了对她的感激。
与德国同学的相处挺好的,由于自己的德语口语还处在一个初级水平,所以我自发得做了一张小海报,目的是找一个语伴,对方只要对汉语言感兴趣的都可以。很幸运的是我找了一个对汉语言感兴趣的,且正在学中国艺术方面相关内容的一个温柔的德国女孩。她很开朗,我们进行对话的时候一般都是我讲一句话,她纠正我的发音和语法错误。而我教她汉语的时候,一般是她讲德语表述,我翻译,她不能理解的地方我负责解释说明,中德夹杂。了解后才知道,她的父亲曾经时不时会去中国出差,每次回德国会给她带一些稀奇的小玩意儿,由于她爸爸喜欢中国画作,所以也会经常带一些画回来,她也因此爱上了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她爸爸知道她找了一个中国的语伴之后,告诉她让她带我回家,起初我是不太好意思的,所以我就委婉的拒绝了。但是因为后来邀请的次数太多了,我最后还是去了她家。她的家是那种意义上的独栋——Haus,还带有Keller和Garten,当时我去的时候,我们一起花园那里烧烤,她的爸爸跟我交流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看起来真的很喜欢中国文化。他还说有需要帮助的也可以找他。通过找语伴这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到了很棒的小伙伴和她的家人,即使他们是德国人,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喜爱,让我感觉到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身处异国他乡碰到“熟人”的喜悦。也许是受找语伴这件事的影响,不仅我的德语水平得到了提高,我对德国人一些思考方式也有了一些深层次的认识。我的一些绘画作业开始慢慢地符合老师的标准,虽然说艺术绘画很主观,取决成绩的永远在授课老师的想法,但在异国他乡最终得到认可还是令我内心充满愉悦的。在德国学习我觉得非常看重个人自学和自理能力,德国的老师真就是“铁面无私”。据以往的学长学姐经验,如果不够自律,就不要多选课,否则选的多,挂的也就多。但不知道刚开始是哪里来的勇气,我选了5门课。如果只在期末临时抱佛脚的话,那么到了期末,就会觉得压力山大。德国的课程要求严格,没有补考,只能重修,一门课挂科三次就会无法毕业。事实证明,我的勇气大于我的能力,上课是有在认真听,但是课下并没有及时复习。最后由于时间紧张,5门课的考试内容繁多,我“拼尽全力“,还是挂掉了一门。我明白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因为我的所有老师都在课上讲解得非常细致,课后研讨的回答和建议都很认真在对待。经历了这次挂科,我很是沮丧,所以在第二个学期,我选了三门的课,加上重修的那门课,一共四门。虽然只减少了一门,但是任务轻松了很多,再加上重修那门已经具备基础的一些知识,对老师的一些套路也相对来说熟悉,所以我觉得我的安排还是合理的。对比之前,相对轻松的学习和游刃有余的经验,我的时间自然也就多了,又开始了我的艺术之旅。
在德国交了保证金后,里面有一部分是Semesterticket的费用,所以我运用了这个契机和优惠,又到处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陌生的国土,跟着作者感受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艺术氛围浓郁的德国,各种文化体验都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学校里那些老师和同学的故事,简直太打动人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德国留学生活确实很不容易啊!语言、文化冲击都会让人倍感压力。但只要坚持梦想,勇于挑战自我,相信一定能有所收获!作者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书的时候就听说过许多艺术生去德国留学,现在看到这篇回忆文才真正了解了他们的状态。原来学习是一项需要不断突破自我的旅程,对一个人的心智和意志都有很大的考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想去德国留学,感受一下那独特的文化氛围!作者的文字让我更加憧憬德国生活和艺术创作环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有些地方写的过于理想化了。德国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发展平台,但也同时充满了竞争压力,生活中很多琐事也会让人很累。文章里缺少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描述。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同样对艺术怀有热情的年轻人,看到作者的留学经历真的很感动!他的故事告诉我,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坚持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字有点像一个很理想化的旅游杂志文章。德国生活的挑战难道只是学习语言和文化差异吗?文中并没有提到一些具体的人际关系、生活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作者用简明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德国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读完之后,我仿佛也置身于那片异国他乡,感受到了艺术氛围浓厚的气氛和活力四射的创作激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艺术生的道路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作者的经历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梦想,不断超越自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中有些地方过于主观,没有客观地评价德国文化和留学环境。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也许作者的体验并不代表所有艺术生留学德国的真实情况。希望以后能够看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写下感受真实的留学生活,而不是只谈论美好的一面,这让我更加钦佩!他经历了语言障碍、文化冲击以及学习压力,最终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真的很励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德国的艺术氛围十分好奇。阅读这段回忆文后,我对德國艺术教育体系和创作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者的文字让我感受到德国独特的魅力,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建议作者能多描述一些与当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例如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以及对艺术的理解等,这将会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即将申请德国留学的艺术生,作者的回忆文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让我对德国的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的留学生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段文字很有文学气息,语言简洁优美,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德国留学生活的深刻情感和体会。我很欣赏他的文字表达能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反映了一些德國文化和艺术教育的特色,但我希望作者能更加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些艺术发展和创作现状,并分享他对未来欧洲艺术发展的看法等。这样会让文章更具深度和思想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字细腻而富有动感,能够让你仿佛跟着他一起走过那些美好的日子。我尤其喜欢其中描述的一些德国风景和艺术作品,让我对这个国家充满期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