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全面准备指南
2024-11-15
更新时间:2024-04-16 01:59:58作者:敏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全球教育典范/德国式成功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全球教育典范/德国式成功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德国没有所谓“教育培训机构”,更没有什么补习班,然而德国的教育水平却被全世界公认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造就了大量优秀工程师以及全世界单位时间产能最高的技术工人。
德国的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有关这条法律的解释是,在儿童进入小学之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教授儿童小学可能会涉及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表演艺术、竞技体育、器乐演奏、涉外语言、学科知识等等。
进入小学之前,德国的学龄前儿童只能学习基本的社会常识,如基本交通规则,以及最基础的思想品德,如不要打断他人讲话,不要再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
德国的小学生基本没有所谓的课业负担,通常只有上午上半天文化课时间,下午则进行非强制性的钢琴、绘画、手工、体育等有关“素质教育”的课程,德国的素质教育和中国已经推行了20多年的素质教育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的素质教育注重的是能取得什么样的比赛成绩。
德国教育的理念是,如果过早教授所谓的“知识”,由于年龄原因,少年儿童无法灵活地掌握和应用知识,最终学习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试卷上的高分,知识则呆板的成为了给答题提供支撑的工具。
德国有8800万人口,有公立大学300多所,注册学生约200万,德国大学包括留学生都不用交学费,也没有高考,只有申请和推荐制度,有了高中或大学教师的推荐,通过了申请就可以上大学。
在德国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基本不存在所谓的“名牌大学”,他们也不会因为培养出了多少个大学生而骄傲。德国学生在初中和高中毕业前,学生会在教师和家长的建议下,根据自身发展的兴趣,选择继续接受学科教育,学习理论知识,抑或是开始接受职业教育。
德国的高等教育这么“不值钱”,主要的原因是初中毕业后选择技工培训学校的学生,以及高中毕业后选择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的收入不会低于所谓“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收入上的差别不存在了,学历歧视也就可以不存在了,结果就是在德国只有3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上大学,其余70%的学生会选择职业教育,这也保证了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的高度——当然,这也许有点本末倒置的嫌疑,毕竟评价教育水平高低的最常用标准,就是能否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
德国学生不用考试,就可以升入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能顺利的毕业。曾经有中国出版企业想要引进德国高校的教材,经过调研发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德国大学根本就没课本。高校教师会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上,开列一批参考书,考试内容也在其中。在之后的学习中,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任课教师说了算。
考试之前教师肯定不会给学生什么“复习提纲”,因为教师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如果不认真学习教师开列的参考书,挂科的概率会很高。不过据中国赴德国留学归国的学生所说,需要考试的科目会在正式考试结束后三个月左右组织补考,补考试题与正式考试的试题内容重复率在70%以上,有部分学生会想方设法的错过正式考试,然后拿到考题,并以此为蓝本寻找答案,以便在补考时拿到及格成绩。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种操作应该是中国人的专长,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韩国人最擅长此道,并且伙同日本人、东南亚人贩卖正式考试考题及答案给来自印度、非洲的学生。
德国“先进的教育制度”,中国是否可以学习呢?说到这里,恐怕就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制度是否有优劣?在2020年以前,在公知的鼓吹之下,有相当部分的中国人都觉得欧美民主选举制度是“先进制度”,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欧美制度的混乱、无能、低效率和不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教育制度,也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能否适应现实环境和时代发展的区别。德国的技术工人因为德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获得了高工资,让德国人普遍接受并欢迎职业教育。对于中国人来说,目前工厂里普遍存在的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以及较为低下的工资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面对目前中国高级技术工人高达2200万的用工缺口,中国的职业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但解决问题必须抓住根源,如果只是看到了别人表面上的好,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结果只能像利比里亚全盘照搬美国制度,最终沦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一样,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下场。
关注@未来职教 传播最有意义的职教资讯,打造最具价值的职教媒体。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